貴州大學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人才引進公告(一)

2025-04-10

貴州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yè)大學合并。歷經120余年的建設發(fā)展,先后成為國家“211工程”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做強貴州大學”,同年11月貴州省教育廳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做強貴州大學的實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貴州需求”的要求,把貴州大學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2023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集中力量做強貴州大學”,引領和帶動貴州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學校也是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首屆“全國文明校園”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及藝術學12類。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等頂尖人才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等領軍人才3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等拔尖人才30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3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召集人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員3人;貴州省委重點聯(lián)系專家27人、聯(lián)系專家93人;有連續(xù)6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1人;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3人。學校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6個,省級科研平臺5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平臺37個和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名師 2人和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11個、省級“金師”(教學名師)56人;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團隊14個和教學名師14人、省級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個。

根據《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事業(yè)單位引進人才有關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25〕5號)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聘原則

(一)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

(二)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三)堅持按需設崗、按崗招聘、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四)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

二、招聘計劃

根據工作需要,通過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人,1:貴州大學第十三屆貴州人才博覽會引才崗位信息表(1).xlsx

                             2:國家級及一流學科特區(qū)人才引進條件(1).doc

?

貴州大學

2025410


原鏈接:https://rst.guizhou.gov.cn/zwgk/zdlyxx/sydwgkzp/202504/t20250410_87501676.html